*ST运盛连续两年亏损且剥离地产,8月两次售资产求发展
<{股票配资}>*ST运盛连续两年亏损且剥离地产,8月两次售资产求发展{股票配资}>
运盛(上海)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T运盛”,600767.SH)正在逐步注入医疗资产。
鉴于2015年度和2016年度连续两年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ST运盛的前身运盛医疗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由于*ST运盛正在剥离地产类资产,医疗类资产还处于亏损状态,而公司今年还收获了一份归属净利润亏损逾3000万元的半年报,在此背景下,出售资产成为上市公司的选择。9月29日,*ST运盛就发布了一份出售资产公告。《中国经营报》记者统计发现,8月以来,*ST运盛先后两次发布出售旗下资产公告。
去年6月28日,运盛医疗公告称时任大股东九川集团已与四川蓝润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润资产”)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与此同时,蓝润资产也在公告中表示在成为运盛医疗第一大股东后将择机注入医疗相关资产。然而时至今日,大股东资产注入的承诺仍未兑现。由于蓝润集团官网大健康板块中除运盛医疗外,还出现了德仁堂的身影,有投资者猜测,蓝润资产有可能将德仁堂注入*ST运盛。
*ST运盛证券事务代表刘芷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德仁堂跟上市公司没有关系,是大股东蓝润资产那边的事情,“资产处置之后往医疗方向转型的动作会加快”。
谋求战略转型
资料显示,*ST运盛目前正向医疗行业战略转型。公司主要产品或服务为医疗相关产品的开发、销售及运营、承接政府PPP项目的建设及运营、工业地产的销售及出租。
记者梳理发现,自2013年9月起,运盛医疗便启动了重大资产重组,以谋求向医疗服务领域战略转型,其中,标志性事件就是2014年收购上海融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进军基层医疗信息化。尽管随后医疗信息行业在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占比逐年提高,到2016年底时相应占比已达到75.62%st运盛会重组吗,但由于公司医疗信息资产盈利能力有限,未改公司发展颓势。
今年4月20日,运盛医疗发布公告称,鉴于公司2015年度和2016年度连续两年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相关规定,公司股票交易将在4月21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上市公司同时表示,2017年,公司将通过全面加强精益化管控、积极拓展市场,提高资金运营效率,做好成本管控、降低损耗等措施,实现公司2017年度扭亏为盈。
寄希望于通过“开源节流”实现上市公司扭亏为盈并不容易。*ST运盛8月26日披露的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75.93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7.25%,主要原因是房屋销售收入增加;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56.80万元,亏损额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
在此背景下,*ST运盛祭出出售资产的法宝。8月1日,*ST运盛公告称,公司拟将所持有的全资子公司成都九川机电数码园投资发展有限公司100%股权转让,此次交易预计为公司产生投资收益1986万元。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接盘方为成都蓝润华锦置业有限公司,同样系蓝润系旗下子公司,换言之,*ST运盛大股东蓝润资产在帮助上市公司保壳上“亲力亲为”。
无独有偶。9月29日,*ST运盛再次发布出售资产公告。公告称,公司第八届董事会第三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出售仁庆路509号12幢房屋的议案》,会议同意并决定向上海汐予实业有限公司以人民币2200万元出售仁庆路509号12幢1层房屋(建筑面积1996.97平方米),以人民币2350万元出售仁庆路509号12幢2层房屋(建筑面积2184.02平方米),合计人民币4550万元。
记者发现,此次接盘方上海汐予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2017年8月16日成立的新公司,季宏亮名下没有其他公司,与此同时,*ST运盛在出售资产公告中还特地提到交易对手长期从事医疗行业,给人留下想象空间。对此,刘芷言回应称“就是将原来的资产处置掉”。
出售资产仍难以打消投资者关于*ST运盛能否保壳的疑虑。9月18日,有投资者在上证e互动上留言称,2017年已经过去8个多月了,所剩时间不多了,公司对今年扭亏是否有信心。对此,*ST运盛方面回复称,公司目前的状态还是处于由房地产行业向医疗大健康行业转型的过程中。“为了尽快实现盈利,将公司带入一个健康发展的轨道,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在不断调研走访,完善公司战略规划,寻找战略突破方向的同时,既加快资产处置力度,加大对原有存货的销售,也在开拓新的医疗业务。”
医疗资产不断注入
根据上市公司方面的披露,*ST运盛在经过持续的资产剥离之后,截至今年6月30日,公司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均为医疗类公司,包括上海融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丽水运盛人口健康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健资科技(苏州工业园区)有限公司以及山东浪潮融达医疗软件有限公司等四家公司。
不过,上述四家医疗类企业业绩表现均不理想,报告期内,其各自净利润分别为-861.37万元、-485.90万元、-145.04万元以及-92.54万元。其中,丽水运盛人口健康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和健资科技(苏州工业园区)有限公司两家企业去年全年同样处于亏损状态,分别亏损达-299.61万元和-2947.77万元,上海融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去年情况稍好一点,贡献净利润1047.40万元。
*ST运盛在2016年年报以及今年半年报中均表示,依照《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及《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的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医疗器械生产、经营活动,均应取得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和相应产品的医疗器械注册证,两证缺一不可,因此受中心动脉压测量仪注册证及生产许可证相继过期的影响*ST运盛连续两年亏损且剥离地产,8月两次售资产求发展,健资科技在期内未能正常全面地开展销售工作,对于其他几家公司的亏损原因则并未提及。
CIC灼识咨询创始合伙人侯绪超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了*ST运盛转型医疗信息领域以来难以扭转亏损局面的原因,在其看来,医疗信息领域需要大量的投入,而且目前商业模式并不明朗,*ST运盛选择与政府合作,合作周期很长,短期难以提升公司业绩,从而无法扭转亏损的局面。
刘芷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坦承,上市公司医疗信息化推进进展偏缓慢,其表示进展偏缓慢是因为公司之前一直在处置原来的资产还有遗留的问题。“处置遗留资产和推进医疗信息化,公司人力不够”。据其介绍,*ST运盛新换了管理团队,也招了很多医疗领域的同事过来,而且还成立了专门的医疗事业部。就医疗事业部成立时间,刘芷言未予透露。
记者注意到,运盛医疗在2015年曾提出过三年计划,表示在未来三年内*ST运盛连续两年亏损且剥离地产,8月两次售资产求发展,公司将首先完善温州健康云项目,以其为模板在5~10个地市区域进行批量复制,预计可覆盖6~8千万人口;未来三年内,公司计划与国内顶尖50家三甲医院的部分重点专科合作,建立区域远程诊断服务云中心,并逐步将这些云中心融入区域互联网健康生态系统;未来三年预计公司将为全球200万心血管慢性病人提供云检测和远程诊疗服务;未来三年公司将建立10~15个家庭医生培训基地,累计培训2万名家庭医生和网络医生。
如今,三年计划“变脸”。在今年半年报上市公司的描述中,*ST运盛表示,公司专注基层公共卫生与区域卫生信息化、数字化医院软件开发和服务,创新中医药服务模式,积极布局中医馆健康信息云平台项目建设,不断加大市场推广力度。
*ST运盛剥离资产过后遗留下来的医疗资产处境不佳,在医疗资产注入方面同样进展缓慢。去年6月,蓝润资产就曾在公告中表示,在成为运盛医疗第一大股东后st运盛会重组吗,将择机注入医疗相关优质资产,去年10月,上市公司股东股权过户完成,然而,如今1年时间已经过去,大股东关于医疗资产注入的承诺仍未兑现。
就医疗资产注入进展一事,刘芷言回应称,医疗资产注入有进展,上市公司半年报里有提到,马上要披露的三季报里面也会有提及。不过,记者并未在*ST运盛今年半年报中找到关于医疗资产注入进展的相关介绍。